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為頭部受力出現的疾病,治療時給予甘露醇﹑速尿等脫水降壓治療以及止血、營養(yǎng)神經等藥物,靜脈注射尼莫地平防止血管痙攣。而出現此病時,病人頭部疼痛癥狀較為明顯,一般頭痛劇烈時可以臨時使用止痛藥物以減輕痛苦。而在治理過程中,觀察病人病情變化非常重要,同時在護理病人時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項:
(一)飲食護理:絕對臥床休息4—6周,床頭抬高15—30°鼓勵患者少食多餐,提供高熱量、高維生素、優(yōu)質蛋白質清淡易消化食物限制水的攝入量每日1500mL以免加重腦水腫。
(二)心理護理:穩(wěn)定患者情緒解除其煩躁不安。
(三)安全護理:專人護理必要時給予肢體約束床檔。
(四)病情觀察:意識、瞳孔、對光反應以及生命體征。
①意識:意識障礙的出現多在出血數分鐘到一小時內,若出現進行性意識障礙或出現昏迷—清醒—在昏迷可提示有顱內繼續(xù)出血或腦血管痙攣。
②瞳孔:早期縮小或忽大忽小為腦疝形成的前兆。
⑴瞳孔逐漸散大超過6mm邊緣不整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提示有腦幕切跡疝的形成。
⑵若雙側瞳孔散大直徑6mm以上對光反射減弱或消失提示腦干損傷或小腦扁桃體疝的形成。⑶雙側瞳孔固定形狀規(guī)則對光反射消失可能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橋所致。
③生命體征觀察:術后可有高熱若39°C以上有感染存在
④再出血:20%--50% 首次出血后4周內(6—11最高)
⑤病表現;劇烈頭痛。意識障礙進行性加重。頻繁嘔吐瞳孔不等大,及時報告。
(文章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系醫(yī)院刪除)
微信掃碼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