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林國文醫(yī)院手術中心護士長李瑞華勤勤懇懇,恪盡職守,全身心地投入工作,認真地對待每一位病人,成為患者的貼心人。近日,李瑞華被省護理學會和省12320管理中心評為2016年吉林省優(yōu)秀護士。
李瑞華今年35歲,畢業(yè)于吉林大學護理學院,本科學歷,于2004年從事護理工作,她堅持“以病人為中心”的臨床服務理念,發(fā)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,十二年的手術配合中,經她護理的病人2萬余例,無一例護理不良事件發(fā)生。
精心護理病人。家住南崴子街道的李麗(化名),今年74歲,于2013年的11月份的一天早上在路上被車撞了,肇事司機現(xiàn)場逃逸,好心的路人撥打了吉林國文醫(yī)院的急救電話,入住吉林國文醫(yī)院,李麗被撞的頭破血流,意識不清,經診斷,顱內血腫,需要做“硬膜下血腫清除,去骨瓣減壓術”,當時情況非常危急,可病人意識不清,又沒有親屬在身邊,不能簽手術同意書,于是,院方當機立斷,馬上決定由三方簽字,即院方、手術醫(yī)生和麻醉師簽字,進行手術。手術前,李瑞華照例先給病人進行清洗,由于傷得太重,病人大小便失禁,在清洗的過程中,李瑞華不怕臟,給病人脫衣服清洗,在脫衣服的時候,她發(fā)現(xiàn)在內衣兜里揣著一萬元錢,李瑞華趕緊叫來同事,清點錢數(shù),幫助保管好。由于手術及時,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,家屬到醫(yī)院后,對醫(yī)院的及時救治和李瑞華的敬業(yè)態(tài)度表示感謝,李瑞華只是談談地說“這都是我應該做的”。
一心為了工作。護士是一個非常繁忙的工作,身為手術室的護士,工作不僅繁忙,而且要精細,12年來,李瑞華把所有的時間和經歷都放在了工作上,家里的大小事務幾乎沒有管過,每天早出晚歸的她,很少給家里人做頓飯。李瑞華說:“我的家人和丈夫對我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,這么多年來,我以醫(yī)院為家,我丈夫住過兩次院,第一次住了49天,第二次做了個小手術,住了七天,我除了午休的時候去看看他,其余時間都是家里人和醫(yī)院的護士在照顧,對于這些,他毫無怨言,一如既往地做我堅強的后盾?!?/p>
認真鉆研業(yè)務。除了愛崗敬業(yè),李瑞華更是一個要強的人。隨著醫(yī)院的發(fā)展,大型復雜的手術逐年增加,新儀器、新設備也不斷投入到術中使用,患者對手術的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她更深切的感受到,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,僅有一顆愛心是不夠的,還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新知識、新技術,更要廣泛地了解并掌握醫(yī)學新動態(tài)。為了豐富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,她訂了《中華護理雜志》、《中國實用護理雜志》等專業(yè)期刊,業(yè)余時間不斷充實自己,掌握護理發(fā)展的新動向,不論工作再繁忙也總會擠出時間學習,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護理體會。在科室,她更是對手術室的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與保養(yǎng)了然于心,對各種手術的配合,每位術者的習性都銘記于心,在新開展的手術配合中認真學習,做好總結,制定了新開展手術配合步驟,具有高度的慎獨精神,始終如一。李瑞華說:“我不想被人否定,雖然有些時候也有力不從心,想不周全的時候,但是,我都會及時溝通,及時解決,爭取給各科室的醫(yī)生做到最好的服務,給手術帶來最大的方便。”
以科室為家。12年來,李瑞華把醫(yī)院當做自己的家,把同事當成家人,在與記者交談時,她一口一個“我們家”和 “我們家人”。身為護士長,她不僅要做好各個科室和手術的協(xié)調,更要做好人與人之間的協(xié)調,帶好團隊,李瑞華說:“我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是,每一個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識,都要把科室當成自己的家,永遠都不能說‘不知道’這三個字,就算哪一件事真的不知道,也要馬上去問清楚,對待自己的工作要足夠熱愛,要有責任心?!?。
談到今后的工作,李瑞華表示:“國文醫(yī)院現(xiàn)在開始實行智能化管理,我要和我的團隊帶著不變的熱情和‘愛與生命同行’的信念,力爭把醫(yī)院手術室達到全省一流的手術中心?!?/p>
微信掃碼預約